最近就有很多小伙伴很担心,我想入户深圳,但我在深圳暂时还买不起房子,那么在深圳没房就代表不能入户了吗?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?看完小编的介绍你就知道了。
在深圳没有房子可以入深户吗
首先房子和户口并没有必然联系的,也就是说有房子的不一定有户口,而没房子也可以办理户口,深圳也一样的,入户深圳和你在深圳有没房产没有关系,只要符合深圳入户条件都可以办理入户
如果你在深圳有房产或者你的亲戚朋友有房产的话,那么你成功入户后,你就直接把户口地址落在你房产下就可以了,这就是个人户,也叫家庭户。如果你还有你的亲戚朋友都没有房产,那户口就可以暂时挂靠在公共集体户上
深圳个人户和集体户有什么区别?
个人户口:也就是家庭户口,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个人户口了,具备单独立户条件,其户籍关系挂靠在自己或者配偶、直系亲属的房产上的居民户口。
集体户:暂时还不具备独立立户条件或者暂时还没有办理独立户手续的居民,把户籍关系挂靠在某一个集体户口上的居民户口。简单来说就是你入深户但是还没有买房,亲戚朋友无房产可供挂靠的,因此要把自己的户籍挂在公司、人才市场等地方。
深圳集体户有以下几种类型:
1、学校集体户
在深圳上学的小伙伴,可以挂靠目前深圳这边所读学校集体户。
2、公司集体户
上班公司如果有单位集体户,那你可以选择挂靠自己公司集体户(不推荐,离职后得迁出)。
3、人才市场集体户
如果上班公司没有公司集体户,要入深户的话就要把户口挂靠到人才市场集体户(仅留学生还有部分名额可以落户)。
4、派出所人才专户
国内应届生的落户方式,也是最简单的方式落户深圳。
为什么鼓励大家入深户
(1)为了孩子
市漂泊打拼,希望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,毕竟鱼龙混杂的地方,才有翻身的可能性。
而且大部分选择办深户的人,百分之90以上都是为了孩子读书,因为深圳的教育资源很有限,公立学校很少,但深圳人口却特别多,如果你在深圳没房没户口,就单单一个教育问题就能让你头疼,而如果带回老家,也就意味着成为留守儿童,深圳的家长深知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,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。
而深户的子女能优先上公立学校,享受深圳的9年义务教育,相当于给你节省了几十万,那离买房不是更近了吗?还有就是深圳公办和民办的不管是从教师团队、教学环境、教学质量。和人脉关系来说都是天差地别的。一个好的学校,起点也会更高,我们总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。
(2)住房问题
在深圳我们最大的支开来源主要就是住房,在深圳一个城中村2房1厅的价格随便都要2000以上,那成为深户后,他可以申请公租房,一个周边设施更好地段,而且3房1厅只要1000多,只要你申请到了以后,除非你自愿去退,不然可以住上一辈子。买房来说,深户还可以购买安居房,不说其他的就单一个首付就能帮你剩下几百万。
适合的人群
1、哪些人适合入户深圳?
① 长期在深圳发展的朋友,深圳户口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。
② 原户籍在三四线城市,家里没矿没房没拆迁,入户深圳没有顾虑,还能争取到更好的发展机会。
③ 已婚或有孩子的朋友,有深圳户籍的女性在生育分娩时产生的医疗费用,基本可以全部报销。
深户子女也会有很多好处,出生即可办理少儿医保;享受好的教育资源,上学申请公办学校学位更容易。
④ 想在深圳申请安居房(低价买房)的朋友,买不起深圳的房,不妨努努力低价购买安居房,深户才有申购资格。
2、哪些人不建议入户深圳?
① 家里有大大的“拆”字,老家近两年可能会拆迁赔偿的,不建议落户。
② 原户籍是农村户口,户口迁出后再迁回,只能是非农业户口,慎重考虑。
③ 老家经济发达,厂房或资产比较多的,每年都能领取固定分红的就没必要把户籍迁入深圳了。
④ 想在城镇考编考公的,可能有本地户籍要求,在家里考也会比在深圳考,竞争压力小很多 。
⑤ 来深圳只是体验都市生活的,不考虑在深圳长期发展,不建议直接落户深圳。
深圳落户条件
新政策还未执行,办理条件如下,请抓紧最后的窗口期!
1、在职人才引进(学历落户)
① 全日制大专35周岁以下,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;
② 需要在深圳有1个月及以上的社保缴纳记录,落户期间社保不能断缴;
③ 去指定医院进行入户体检且结果合格。
2、应届生落户
① 无工作和社保限制;
② 具有全日制大专及以上普通高等教育学历。
毕业2年以内都算应届生,但办理落户需以报到证能改派到深圳为准。部分地区的高校只有1年内可以改派,其余大部分地区2年内均可改派,详情可提前向学校就业中心老师咨询确认。
3、留学生落户
① 年龄在45周岁以下;
② 取得国家教育部留学生学历认证;
③ 在深圳缴纳满1个月的社保并处于在缴状态。
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,在深圳没有房子的小伙伴也是可以入户的哦,当然了,前提是小伙伴得要符合入户深圳的条件,现在入户深圳有积分入户(暂未开放)、人才引进入户、应届生入户、留学生入户这四种方式,小伙伴们根据自己买满足的条件来选择入户的方式,好了,关于在深圳没有房能不能入深户的问题,我们今天就说到这,小伙伴们,下期再见。